• 柱前在线衍生法检测培养基中氨基酸的含量

    柱前在线衍生法检测培养基中氨基酸的含量

    1 前言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水、氮源、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碳源、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抗菌素、色素、激素和血清等)等。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其中培养基中氨基酸的检测受到广泛关注,本解决方案参考标准 “YY/T 1695-2020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培养用液中氨基酸检测方法” 中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和标准 “GB5009.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中的蛋白沉淀方法,给出了培养基样品预处理和 HPLC 在线分析测试方法。依利特使用新推出的 EClassical 3200 液相色谱仪和经典的 Supersil AQ-C18 色谱柱,为培养基中氨基酸检测提出了分析检测解决方案,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2 仪器设备与试剂3 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检测3.1 样品制备3.1.1 样品蛋白沉淀称 2 g 样品于 50 mL 容量瓶中,加入 25 mL 水,超声溶解后加入蛋白沉淀剂(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溶液各 2 mL),混匀后用离心机 8000 r/min 离心 5 min,清液转移至 50 mL 容量瓶中。于残渣内加入 20 mL 水,混匀后超声 5 min,用离心机 8000 r/min 离心 5 min,清液转移至之前的 50 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3.1.2 样品衍生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50 μL,置于 5 mL 塑料离心管中,精密加入 0.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10.2)250 μL,混匀,精密加邻苯二甲醛溶液 50 μL,混匀,放置 30 s,精密加入芴代甲氧基酰氯溶液 50 μL,混匀,放置 30 s,精密加稀释剂 400 μL。3.2 标准品制备市售 18 种氨基酸标准溶液,其衍生方式同样品衍生方法。3.3 溶液配置流动相 A:称取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 4.5 g,十水合四硼酸钠 4.75 g,加水 1000 mL,用盐酸调 pH 至 8.2。流动相 B:取甲醇 450 mL,乙腈 450 mL,水 100 mL,混匀。0.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10.2):取硼酸 24.73 g,加水 800 mL 溶解,用 40% 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至 10.2,然后加水稀释至 1000 mL。邻苯二甲醛溶液:取邻苯二甲醛 80 mg,乙酰半胱氨酸 97 mg,加 0.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10.2)7 mL,加乙腈 1 mL 溶解。芴代甲氧基酰氯溶液:取芴代甲氧基酰氯 40 mg,加乙腈 8 mL 溶解。稀释液:取流动相 A 100 mL,加磷酸 0.5 mL,混匀。0.1 mol/L 盐酸溶液:取盐酸 9 mL,加水适量使成 1000 mL,摇匀。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 4 g 氢氧化钠,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 1000 mL,摇匀。3.4 色谱条件流动相梯度色谱柱:Supersil AQ-C18 5 µm 4.6×150 mm检测波长:338 nm(0-31 min,一级氨基酸);262 nm(31-40 min,二级氨基酸)进

  • 2025药典新规下测定茯苓中葡萄糖含量的优选方案

    2025药典新规下测定茯苓中葡萄糖含量的优选方案

    2025版《中国药典》在茯苓项下明确规定测定其中葡萄糖含量时需采用仲胺或叔胺键合硅胶柱,并对系统适应性提出高标准,以提升检测准确性。这一变化对药品检测实验室和制药企业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尽管目前市售氨基色谱柱通常可基本满足要求,但在如图1所示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如下技术难题,造成实验数据的不可靠。柱流失明显造成基线噪声大,影响检测灵敏度。出峰位置附近基线抬升,干扰积分准确性。峰形不对称,降低定量精度。图1. 使用某品牌氨基柱分析茯苓供试品的色谱图针对上述问题,依利特科技推出符合药典要求的测定茯苓中葡萄糖含量的优选方案。在配置D3270蒸发光检测器的EClassical 3200 HPLC系统上,使用全新推出的SinoPak NH2-S色谱柱,参照2025版药典茯苓项下方法分析茯苓样品中葡萄糖含量。图2为使用SinoPak NH2-S色谱柱分析茯苓实际样品的色谱图,显示出葡萄糖峰形对称,基线平稳,而且基线虽有抬升但出现在葡萄糖出峰之后,对葡萄糖的测定没有干扰。图2. 茯苓供试品色谱图(SinoPak NH2-S,120 Å,5 μm,4.6 x 250 mm)图3为使用SinoPak NH2-S色谱柱和某品牌氨基柱分析葡萄糖对照品的对比色谱图。SinoPak NH2-S色谱柱表现出以下优势:色谱峰对称性好,拖尾因子(As)值范围0.995 ~ 1.029。保留时间缩短至8分钟以内。相同进样量下的峰面积显著增加,响应更高。低柱流失使基线噪声大幅降低,ASTM噪声降至1 mAU以下。图3. 使用SinoPak NH2-S色谱柱和某品牌氨基柱分析葡萄糖对照品的色谱图另外,SinoPak NH2-S色谱柱在各项系统适用性参数上也表现优异:理论塔板数超过8000,远超药典要求(不低于1500)。分离度满足复杂样品分离需求。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均小于1%。线性范围:校准曲线线性R²>0.999。小结面对2025版《中国药典》对茯苓中葡萄糖含量测定提出的更高要求,选择一款符合药典规定且性能优异的色谱柱显得尤为关键。实验证明,依利特SinoPak NH2-S色谱柱不仅完全满足系统适用性要求,更在峰形、噪声控制、分析效率和检测灵敏度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该色谱柱是帮助实验室合规、降本增效的理想选择,为茯苓及相关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注:SinoPak NH2-S 5μm ID4.6mm*250mm色谱柱,订货号31111551

  • 反相UHPLC-MS/MS分析保健食品中的脂溶性维生素

    反相UHPLC-MS/MS分析保健食品中的脂溶性维生素

    简介维生素是人体内各种代谢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FSV) 主要由维生素 A、D、E 和 K 组成,储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消除速率比水溶性维生素慢。因此,人体不需要经常补充 FSV。FDA 建议人体 FSV 推荐摄入量 / 耐受量见表 1。由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溶解度有限,食品、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中的 FSV 一般主要采用正相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在样品制备和后续色谱分析中通常使用二氯甲烷作为主要有机溶剂。但是由于与所用溶剂有关的固有危害,以及较高处置成本,这种方法可能并不理想。当使用反相液相色谱法 (RPLC) 时,将脂溶性维生素溶解到适当溶剂中是一项挑战。还必须考虑到任何额外的样品步骤将增加分析时间。此外,通过 RPLC 分析脂溶性维生素时,由于二氯甲烷常被用作样品稀释剂,所以避免因溶剂效应而导致的早期洗脱物出现色谱峰变形是一项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了分析物在 100% 二氯甲烷中溶解 / 稀释并通过反相 UHPLC-MS/MS 分析 FSV 的一种方法。实验溶剂和标准品使用的所有溶剂、试剂和稀释剂均为 HPLC 级或更高。所有稀释均使用 HPLC 级二氯甲烷。FSV 标准品,包括维生素 A 醋酸酯 (视黄醇醋酸酯)、D3 (胆钙化醇)、D2 (麦角钙化醇)、K2 (甲基萘醌)、E (生育酚)、E 醋酸酯 (生育酚醋酸酯)、K1 (叶洛醌) 和 A 棕榈酸酯 (视黄醇棕榈酸酯),均从密苏里州圣路易 Sigma-Aldrich Inc. 获得。使用二氯甲烷制备 100μg/mL FSV 工作标准品。为了防止标准品不稳定,所有储备和工作标准品均冷藏 (4°C) 存储,并且只使用 2mL 琥珀色 LC 小瓶。硬件 / 软件色谱分离使用依利特科技 UHPLC 系统及依利特科技 MS2 Vertical 9100 液相质谱联用系统检测器。所有仪器控制、分析和数据处理均使用软件平台进行。方法参数LC 和 MS/MS 方法参数分别见表 2、表 3、表 4。结果和讨论如图 1 所示,在不到 15 分钟的时间内实现了 8 种维生素良好色谱分离,如图 2 所示,5 次重复检测的重叠显示了出色的色谱重现性。三组 10 次重复进样使用二氯甲烷制备的 100μg/mL FSV 标准品,所有峰面积的 % RSD 均小于 3%(表 5)。这表明进样之间拥有出色的重现性。结论通过减少 LC 进样量和提高所使用色谱柱的内径,反相色谱法可直接应用于二氯甲烷中制备的脂溶性维生素分析,并且不会因溶剂效应导致的早期洗脱分析物色谱峰失真而造成色谱性能损失。获得的面积 % RSD<3%,表明方法重现性出色。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反相 UHPLC-MS/MS 分析。参考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A Food Labeling Guide (14. Appendix F

  • 动物源食品中十三种β-受体激动剂 LC-MS/MS分析方法

    动物源食品中十三种β-受体激动剂 LC-MS/MS分析方法

    前言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长,促进瘦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称为 “瘦肉精”。此类功能的物质主要是一类叫做 β- 受体激动剂(也称 β- 兴奋剂)的药物,这类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后能够改变养分的代谢途径,促进动物肌肉生长,尤其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瘦肉率。自 2011 年以来,因食用被 “瘦肉精” 污染的食物导致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且后果极其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类健康,本文建立依利特 MS2 Vertical 9100 液质联用系统检测动物源食品中十三种 β- 受体激动剂的分析方法。提取与净化称取 2.0g(精确到 0.01g)经捣碎的样品于 50mL 离心管中,加入 8mL 乙酸钠缓冲液,充分混匀,再加 50μLβ- 葡萄糖醛甙酶 / 芳基硫酸酯酶,混匀后,37° 水浴水解 12h。添加 100μL 10ng/mL 的内标工作液于待测样品中,加盖置于水平振荡器振荡 15min,离心 10min(5000r/min),取 4mL 上清液加入 0.1mol/L 高氯酸溶液 5mL,混合均匀,用高氯酸调节 pH 值到 1±0.3。5000r/min 离心 10min 后,将全部上清液(约 10mL)转移到 50mL 离心管中,用 1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值到 11。加入 1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和 10mL 异丙醇 - 乙酸乙酯(6+4)混合溶液,充分提取,在 5000r/min 下离心 10min。转移全部有机相,在 40° 水浴下用氮气将其吹干。加入 5mL 乙酸钠缓冲液,超声混匀,使残渣充分溶解后备用。将阳离子交换小柱连接到真空过柱装置。将上述残渣溶液上柱,依次用 2mL 水、2mL2% 甲酸水溶液和 2mL 甲醇洗涤柱子并彻底抽干,后用 2mL 的 5% 氨水甲醇溶液洗脱柱子上的待测成分。流速控制在 0.5mL/min。洗脱液在 40° 水浴下氮气吹干。准确加入 200μL 0.1% 甲酸水溶液 / 水 - 甲醇溶液(95+5),超声混匀,将溶液转移到 1.5mL 离心管中,15000r/min 离心 10min。上清液待 LC-MS/MS 测定。LC-MS/MS 仪器方法液相色谱和质谱参数分别参见表 1、2 和 3实验结果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十三种 β- 受体激动剂的典型 MRM 色谱图见图 1。十三种 β- 受体激动剂的药物可以实现色谱分离且峰形良好,经过优化的梯度可以和基质干扰分开。十三种 β- 受体激动剂在 0.05μg/L-5μg/L 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5,典型代表化合物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的标准曲线(内标法)见图 2。结论依利特 MS2 Vertical 9100 MS2 Vertical 9100 9100 系统可有效检测动物源食品中十三种 β- 受体激动剂残留,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符合相关检测要求。参考文献[1. 前处理方法参考 GB/T22286-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 β

  • MS² Vertical 9100液相质谱联用系统方法分析番茄

    MS² Vertical 9100液相质谱联用系统方法分析番茄

    一、方案背景与目标新鲜农产品的游离氨基酸特征谱可反映其营养价值(如支链氨基酸助力运动后恢复)与风味特征(如 L - 谷氨酸呈鲜味、L - 甘氨酸呈甜味),是育种项目关注的核心性状。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无需衍生化、样品制备简单的 LC/MS/MS 方法,实现番茄匀浆中游离氨基酸的精准定量分析。二、核心仪器与试剂1. 仪器设备分析系统:EClassical 3200L 高效液相色谱仪 + MS² Vertical 9100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Simplicity™ M 3Q 软件平台辅助设备:3kDa 过滤器、离心机、Triple Red 水纯化仪2. 主要试剂乙腈、甲酸、氨基酸标准品、氘化氨基酸标准品(内标)、去离子水(由 Triple Red 水纯化仪制备)三、实验流程1. 方法转移与参数优化将 Syngenta 氨基酸含量测定内部方法直接转移至 EClassical 3200L 系统,无需修改;通过注入高浓度标准溶液(L1 级),优化 MS/MS 离子对的入口电压与碰撞能量。2. 校准曲线制备配制 7 点校准曲线,包含多种浓度的目标氨基酸与固定浓度的氘化内标(内标浓度见表 1);内标种类:2,3,3,3-d4 - 丙氨酸、柠檬酸 - 2,2,4,4-d4、DL - 谷氨酸 - 2,3,3,4,4-d5、DL-d5 - 苯丙氨酸等。3. 样品前处理番茄样品匀浆后离心,取上清液;用 3kDa 过滤器过滤上清液,所得液体用去离子水稀释 400 倍(确保浓度在校准范围内);加入与校准标准品同水平的氘化内标。4. 分析参数设置LC 参数:柱温 30℃;流动相 A 为 “水 + 0.2% 甲酸”,流动相 B 为 “乙腈 + 2% 水 + 0.2% 甲酸”;梯度洗脱程序按时间调整流速与 A/B 比例(详见表 2);质谱参数:ESI 离子源(正电压 5500V、负电压 - 4000V),离子源温度 315℃,HSID 温度 200℃,干燥气 60,雾化气 350;各氨基酸离子对与碰撞能量见表 3。四、方案结果分离与灵敏度:该方法可实现不同游离氨基酸的良好色谱分离,MS² Vertical 9100 质谱检测器灵敏度高,能精准捕捉目标化合物信号;线性与检出限:所有氨基酸线性相关系数 R² 均 > 0.98(部分如天门冬酰胺 R²=0.999),LOQ(定量限)低(低 0.005μg/mL,如组氨酸、甜菜碱、脯氨酸等),满足微量分析需求(详见表 5);代表性数据:天门冬酰胺、丝氨酸等氨基酸的校准曲线线性优异(见图 1),不同浓度校准品与番茄样品的色谱图重叠度高,分离效果清晰(见图 2)。五、方案结论Syngenta 内部方法可直接转移至依利特 EClassical 3200L-MS² Vertical 9100 系统,无需修改,适用性强;方法无需对游离氨基酸进行衍生化,样品前处理简单、效率高;所有目标化合物检测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线性关系优异,可高效用于番茄匀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定量分析。注:更多详情(含

  • <b>依据GB 5009.296-2023,2D-LC方法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D</b>

    依据GB 5009.296-2023,2D-LC方法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D

    维生素D(VD)是维持人体钙磷代谢平衡的关键营养素,其缺乏可导致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软化症。食品中VD主要以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形式存在,两者结构高度相似(仅侧链双键位置不同),传统HPLC(一维)难以实现完全分离,易导致定量误差。本文基于EClassical 3200 HPLC/3200L UHPLC构建二维液相色谱系统(2D-LC),结合GB 5009.296-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D的测定》(第二法)要求,实现对食品中VD2和VD3的高效、精准检测。2D-LC,突破传统HPLC(一维)分离瓶颈与传统HPLC的对比工作流程测定维生素D的2D-LC流程如下图所示。利用KromStation色谱工作站实现系统自动化分析。流程说明:① 除杂质:样品进入一维柱,非目标组分排至废液② 富集:阀切换至富集柱,捕获目标VD组分。③ 分析:目标组分转移至二维柱,实现VD2/VD3分离。方法优势在线净化:一维柱可充当净化柱,去除蛋白质和脂质,替代繁琐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中心切割技术:精准转移目标窗口(20.2–21.5 min),避免非目标组分干扰。自动化分析:KromStation色谱工作站控制下,通过切换阀自动完成富集、转移与分离,减少人为误差。色谱条件方法性能验证分离效果2D-LC的一维中仅出现一个VD峰,表明VD2 与VD3并没有被分开;而在二维中,VD2和VD3的色谱峰有着良好的基线分离。VD一维色谱图VD二维色谱图(两个色谱峰分别为VD2 与VD3)方法精密度(n=7)与国标 GB 5009.296-2023的符合性分析GB 5009.296-2023 第二法“在线柱切换-二维液相色谱法”明确要求:1、需采用二维色谱系统实现VD2与VD3的分离,分离度≥1.5。2、方法精密度(RSD)应≤5%。3、需具备在线净化与富集功能,减少前处理误差。依利特方案完全满足上述要求。1、分离度(1.809~2.121)优于国标阈值,确保定性准确性。2、保留时间与峰面积 RSD 均低于国标限值,重复性稳定。3、在线阀切换与富集功能符合标准中“自动化净化”要求,与国标规定的技术路线一致。结论依利特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成功解决了食品基质中VD2/VD3同分异构体的分离难题。该方案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等VD强化食品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 农产品中203种农药多残留正负模式同时检测LC-MS/MS分析方法

    农产品中203种农药多残留正负模式同时检测LC-MS/MS分析方法

    简介农药,通常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杂草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农药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等。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频繁。带来高产的农产品的同时,也给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由于抗药性、农药价格和环保健康等因素,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呈现多种农药联合使用,不同季节轮换使用等新的方式,因此农药检测就不仅只是局限于某种或者某类化合物,而是更广泛的筛查各类农药残留的可能性。在食品安全会议的议题上,农药残留往往是大家先关注的,某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如茶类更是需要严格监控农药残留的残留状况。近年,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消费者转向关注农药使用与残留量,无农药残留的有机农产品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法规日趋严格并注重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本文参照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 TFDA 公告之食品中残留农药检验方法 — 多重残留分析方法 (五) 建立多重残留农药之检测方法,EClassical 3200L-MS2 Vertical 9100 液相质谱联用系统应用于农产品中 203 种农药多残留正负模式同时检测 LC-MS/MS 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采用 QuEChERS 方法 (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 前处理蔬果类、香辛植物及其他草本植物鲜食取均质后检体约 10g,精确称定,置于离心管中,冷冻后加入含 1% 醋酸乙腈溶液 10mL 及 50μg/mL 内部标准溶液 10μL 再依序加入陶瓷均质石 1 颗及萃取用粉剂,盖上离心管盖随即激烈震荡数次,防止盐类结块,再以高速组织研磨震荡均质机于 1000rpm 震荡或以手激烈震荡 1 分钟后于 15°3000 转离心 1 分钟。取上清液 6mL 置于净化用离心管 I 以高速组织研磨震荡均质机以 1000rpm 震荡或以手激烈震荡 1 分钟后,于 15°3000 转离心 2 分钟。取上清液 1mL 以氮气吹至刚干,残留物以甲醇 1mL 溶解,混合均匀,以滤膜过后以 LC-MS/MS 分析。谷类及干豆类取磨粉后检体约 5g,精确称定,置于离心管中,加入冷藏预冷去离子水 10mL,静置 20 分钟,加入含 1% 醋酸乙腈溶液 10mL 及 50μg/mL 内部标准溶液 10μL 再依序加入陶瓷均质石 1 颗及萃取用粉剂盖上离心管盖随即激烈振荡数次,防止盐类结块,再以高速组织研磨振荡均质机于 1000rpm 振荡或以手激烈振荡 1 分钟后,于 15°3000 转离心 1 分钟。取上清液 6mL 置于净化用离心管 II 以高速组织研磨振荡均质机以 1000rpm 振荡或以手激烈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