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系统测定维生素D方案
作者:依利特
来源:技术专员 时间:2025-09-24 13:29:11
前言
维生素 D(简称 V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的成分是维生素 D3与 D2。前者由人皮下的 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后者由植物或酵母中含有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维生素 D 的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肠中钙离子吸收需要一种钙结合蛋白,1,25-二羟基维生素 D3可诱导此蛋白合成,促进 Ca2+吸收,又可促进钙盐的更新及新骨生成,也促进磷吸收与肾小管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故可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
维生素 D 还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及调节免疫功能作用。一般成年人经常接触日光不致发生缺乏病,婴幼儿、孕妇、乳母及不常到户外活动的老人要增加维生素 D 供给量到每日 10μg(相当于 400 国际单位)。缺乏维生素 D 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患骨质软化症。
二维液相色谱
二维液相色谱是将分离机理不同而又相互独立的两支色谱柱组合,加强分离能力的联用技术。二维液相色谱系统通常由第一维分离柱和第二维分离柱串联而成,两柱之间以阀切换作为接口,通过流动相流路的改变,将部分或全部第一维柱流出的组分,导入第二维进行二次分离,从而起到净化目标化合物,提高系统分离能力的作用。在一维分离系统中不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可能在二维系统中得到更好的分离,分离能力、分辨率可得到极大的提高。二维液相色谱可应用于制药、生物制药、天然产物的研究和食品分析等领域中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次依利特公司根据《GB 5009.296-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D 的测定》,用在线柱切换-反相液相色谱法(二维液相色谱法),提出了测定维生素 D 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使用。
2、实验方法
2.1 样品溶液配制
- 维生素D_2标准储备溶液 1mg/mL:准确称取 50mg 维生素D_2标准品于烧杯中,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 5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
- 维生素D_3标准储备溶液 1mg/mL:准确称取 50mg 维生素D_3标准品于烧杯中,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 5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
- 维生素D_2、D_3混合标准溶液 50μg/mL:分别吸取维生素D_2标准储备溶液 1mg/mL、维生素D_3标准储备溶液 1mg/mL 各 5.00mL 于 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
2.2 色谱条件
- 色谱柱:一维色谱柱:Supersil C8 3μm,120Å,ID4.6×150mm二维色谱柱:SinoPak C18 3μm,120Å,ID4.6×150mm富集柱:Supersil ODS2 5μm,300Å,ID4.6×10mm
- 检测波长:264nm
- 柱温:室温
一维系统
- 流量:1.0 mL/min
- 进样体积:100μL
- 流动相组成 (V/V):A: 水;B: 乙腈 / 甲醇 = 3/1
- 梯度表:
二维系统
流量:1.0 mL/min
流动相组成 (V/V):乙腈 / 水 = 95/5;甲醇 = 95/5(原文表述修正:应为 “乙腈 / 水 = 95/5”,推测为笔误)
3、实验结果
3.1 实验谱图
3.2 重复性
以 Kromstation 色谱数据工作站搭配 EClassical 3200L 在线柱切换(二维液相)系统,连续进样 7 针,重复性谱图及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Kromstation 色谱数据工作站可以实现对 EClassical 3200L 二维系统的全反控。根据 GB 5009.296-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D 的测定》第二法:在线柱切换 - 反相液相色谱法(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维生素D_2、D_3,Kromstation 色谱数据工作站可以自动实现二维系统的阀切换完成维生素D_2、D_3的分离,且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分离度,满足对维生素 D 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检测需求。
完整方案(PDF 版)下载提示
上述内容为《维生素 D 二维色谱系统分析检测解决方案》全文原样呈现,完整 PDF 文档额外包含以下核心资源,点击链接即可获取:
- 高清资料:所有实验谱图(图 1 - 图 3)高清版(含峰形放大细节、基线噪声标注)、二维系统阀切换流路示意图、仪器硬件连接实物图;
- 操作指南:在线柱切换系统搭建教程、Kromstation 工作站阀切换程序设置视频、色谱柱活化与维护细则;
- 拓展数据:维生素D_2、D_3线性方程(R²≥0.999)、方法检出限 / 定量限报告(LOD≤0.05μg/mL)、加标回收率数据(90%-105%);
- 附录文件:GB 5009.296-2023 标准原文节选、仪器操作安全规范、耗材订货清单(色谱柱、试剂、滤膜型号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