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依利特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9-28

其实现代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经典液相色谱是 “同出一脉”,原理上没什么本质区别,但它在技术上做了不少革新 —— 用上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微粒固定相。也正因为这些改进,它特别适合分析那些高沸点、难挥发、分子量大,还有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刚好补上了气相色谱的 “短板”。

一套完整的液相色谱系统,主要由流动相储液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现在大多是色谱工作站)这几部分组成。整体结构框架和气相色谱有点像,但因为它的流动相是液体,所以在关键部件上做了不少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才能保证分析顺利进行。


相关产品推荐:1、高效液相色谱仪  2、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3、制备液相色谱仪  4、专用液相色谱仪


动力核心:高压输液泵

液体流动相的粘度比气体高多了,要让它顺利穿过密集的固定相,就得靠足够大的压力 “推一把”。所以 HPLC 的输液泵就是整个系统的 “动力心脏”,它必须把输液量控制得又稳又准,哪怕是一点点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正是有了这种稳定的高压驱动,才能实现高效的分离效果。

分离心脏:色谱柱

也因为液体流动相粘度高,为了降低色谱柱的阻力(也就是柱压),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气相色谱柱粗一些,长度却短了不少。这根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柱子,里面装满了微粒固定相,却是分离过程的 “主战场”。当液体样品被注入后,样品里不同物质和固定相的 “互动” 强弱不一样,有的粘得牢、有的跑得快,移动速度就有了差别,后就会按顺序从色谱柱里 “跑” 出来。

精准入口: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得满足两个关键要求:进样方便,切换时还得严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样品在高压环境下,被精确又重复地注入流动相流路里,既不会漏出来,也不会和其他样品交叉污染。现在的仪器大多用上了自动进样器,不仅省了人力,还让分析效率和精度都提了不少。

敏锐眼睛:检测器与记录器

从色谱柱里出来的组分,会一个接一个进入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比如常用的紫外检测器),在这里它们会被转化成电信号,后传到记录器(也就是色谱工作站)上,变成我们能看到的色谱峰。研究人员只要看看这些峰什么时候出现(用来定性)、峰面积有多大(用来定量),就能准确判断出待测物里有什么成分、每种成分有多少量。说到底,整个过程就是:待测物在压力 “推动” 下在固定相里移动,因为和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一样而分开,后被检测、记录下来。


液相色谱(HPLC)核心部件及功能说明

表1.液相色谱(HPLC)核心部件及功能说明


靠着这种稳定又高效的分离分析能力,液相色谱仪早就成了教学、科研、中西制药、农药、环保、防疫、商检、食品、饲料、石化、煤炭、染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里缺不了的 “分析能手”。从我们吃的药片纯度检测,到身边水质、空气的环保监测,它都在默默出力,守护着药品安全、环境健康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相关文章推荐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精准分析的科技奥秘​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主要测什么?这些行业离不开它!​

高效液相色谱仪原理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图文】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常操作使用步骤和使用常见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指南: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分析结果?

HPLC 新手完全指南:从陌生到上手,搞定实验室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详解:组成、工作流程及分类